莹不合适,甚至是还觉得,应自亮之所以跑了,要跟李晶莹离婚,原因就是在于李元不肯拿钱。
还有张梅鑫,回村之后,出去串门子说的也是这个事儿,全都怪到李元身上。
不过不管他们怎么说,应自亮铁了心要离婚,还真就离了。
又过了些日子。
李元正学着照顾小牛、小马这些小家伙,也知道每天什么时候喂草料,或者给加营养餐了。
天气很热,李元特地打了水,放太阳底下暴晒,准备刷小马的皮毛,正忙活着,朱武那边来了电话。
刚巧齐长青也在,就帮忙拿了手机放在李元耳朵旁边。
应自亮那个妹妹,又相亲找了个对象,距离靠山镇挺远。我有个手下兄弟刚巧老家是那边,所以知道的比较详细。
他妹妹住在对象家里,应自亮也住过去了,还给你姐打电话,叫她也过去住。
这事儿李元倒是隐约知道些,李晶莹跟应自亮电话不断,那边应自亮邀请她去曾经的小姨子的对象家里,跟前夫起住,李晶莹是心动了的,反正是没拒绝,还是跟应自亮黏糊糊的。
听说应自亮还在山上转悠了整夜,这事儿张梅鑫逢人就说,觉得应自亮痴情。
只不过应自亮又是打人,又是要钱,再加上他妹妹喝过农药出过事,这简直就是不定时的炸/弹样,谁知道这是不是继承了神经病,到时候给别人放点农药,或者直接去村子河里放点农药,那到时候大家都中招了,找谁说理?
平日里靠山村的这些人倒是都劝和不劝分,不过这回是没人劝和的,李晶莹找不到台阶下,事情好像就这么算了。
只不过这才过去多久,应自亮那边的消息倒是让李元松了口气。
应自亮的妹妹找的那个对象,家里没什么钱,不过脑子是正常的。妹妹逼着要钱,男方自然相问清楚要钱做什么,妹妹这边说是要钱去把他爸爸弄出来,到时候结婚的时候也热闹。
人家打听消息,知道她爸爸是杀人犯,便不乐意拿钱,妹妹继续逼,又喝了农药,这回还没送到医院就死了。
应自亮也让撵走,到靠山村旁边的山上转悠很久,大概是村子滴水不漏,没找到机会,这才走了,据说是去城里打工去了。
也就是说,先前李元见过的,年纪不大,平时看不出脑子不正常的,应自亮的那个妹妹,喝农药死了。
李元帮着小马洗刷完皮毛,晚上回大房子那边吃饭,就说起这个事儿。
许锦棉就道:群神经病。
神经病找神经病,不是家人不进家门。小五叔嘲讽道。
我会不会遗传我爸那种恶心的想法?李元开始扪心自问,他会不会也变成那个样子,变得无理取闹,根本不讲道理,拼了命地抓着个人坑钱,脏话张口就来,脑子里想着的,只有自己的拿点权利,想着支配整个家庭,并不会考虑家庭成员的发展。
如果他变成那种样子,他想提前杀死自己。
那个样子的自己,太恶心了。
你不会。小五叔很肯定的说。
有种人,天生基因就跟正常人不样,很容易会变成反社会人格。比如说你爸,他就是那种人,他在家里做的所有事情,并不符合社会规则。只不过他智商不够,只能在家里为所欲为,而不敢去外面为所欲为,因为如果他跑到外面无理取闹,他会很清楚地知道,自己会被狠狠地制裁。
因为智商不够,所以他只能小范围的无限的给家庭成员洗脑,来巩固自己的权利,享受至高无上的尊荣。
宠爱你姐,是因为群体中,必须树立典型。以此来做出对比,你不管做什么,都是你做得不对
第176章
有对比,就有差距,人为的拉开差距,从而逼迫达不到标准,也就是不受宠的那个付出更多。
就像红豆、黑豆和黄豆,如果只对黄豆好,不管黄豆叫喊、撕咬家具,甚至是咬人,都给黄豆奖励。不管红豆和黑豆做什么,哪怕只是左脚迈进门,也要怒吼惩罚一番。
久而久之,红豆和黑豆就会一边羡慕黄豆,一边小心翼翼的面对惩罚自己的人,害怕自己做错事情,不管做什么事情都特别小心翼翼,又特别期望得到奖励,就更加小心翼翼的做事。然而训练他们的主人,需要让红豆和黑豆一直保持这样乖巧听话小心翼翼的样子,于是这种模式就会持续下去,并不会因为红豆和黑豆变得优秀而改变。
也就是说,这种模式一旦形成,除非死,绝不可能改变。
许锦棉说这些话的时候,语调平平,整个人看上去都特别残忍。
他在用这种方法暗示李元:永远不要希望李不群、张梅鑫,甚至是李晶莹能改变,也永远不要希望他们能真的给予正常的家庭中的温暖和爱。
只要这种模式形成,就永远不会改变,永远。
老师,那我李元看了眼许锦棉,又看了看齐长青,似乎有点明白了。
你小五叔用二十年来脱离曾经的生活模式,而你很幸运。